英国bet365网址 > 读书文化 >
爱的延续   
发布时间:2013-12-23 文章来源: 奎屯市

人们常说:“少年爱父母,青年爱配偶,中年爱子女,老年爱事业。”此话颇有道理。

少年时代,视父母为世上最亲爱、最信赖、最可靠的人,甚至相信人这一生若脱离父母将是最可怕、最不幸的。父母是最大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支柱。父母是神圣的、崇高的、不可诋毁的。而父母对待子女,视若掌上明珠,可以说,将全部身心都投在儿女身上,儿女成为全家的中心,因为在儿女身上寄托着全部的爱与希望,故有“望子成龙”之说。有时称之为全家的“小祖宗”,其宠爱之深亦是可想而知了。

青年时代,随着生理的改变与成熟,开始追求异性,视异性爱恋为生命之最高点,故称“爱得死去活来”。这时全身心投入了爱情,视对方为世上最完美无缺、最知情达意、最通情达理、最可信赖和最可靠的人;没有丝毫缺点,可以海枯石烂不变心,倘若有人干涉、诋毁,甚至以生命去保护、去捍卫,为维护爱情,在所不辞。

而这时父母的位置已降临到无足轻重。父母不再是爱的化身,不再是最可靠、最可信赖的人了。他们视父母的关心为约束,这种逆反心理,独立的心态使他们产生了“我想有个家”的念头。有个自己的小天地,就可以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这时就把原来的家当成别人的家而不经心了。成家之后,他们精心经营自己的安乐窝。出于道义,对父母家可不定期探视、慰问。除非遇到麻烦、苦恼时才想起还有完全可信赖的父母,于是便去哭诉衷肠。这时的父母,出于关心,由教育到警惕,由警惕到警告,最后以无能为力而告终。只有抱着一颗“只要你们过得好”的拳拳之心尽到做父母的最后义务,给予应有的精力、财力帮助儿女们建立起新的家庭。除非遇到不测之后而返回,父母仍在尽义务。但父母那颗无私的爱心,作为子女并不理解。这真应了那句俗语:“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中年时代,自己有了子女,懂得了一些做人的本分,自己也作了父母,并将这种爱转移到他们身上,在遗传学中叫做“爱的遗传”。并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将儿时在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又无私地给予了自己的子女。他们从不考虑日后会培养一个“白眼狼”,只管一味地爱,无私地爱,无尽地宠爱。此时自己的父母已经年迈,才懂得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真想以爱相报,但为时已晚,后悔青年时代未能在感情上给予父母更多的抚慰。正如歌中唱的那样“再给妈妈一个吻,安慰她那孤独的心”。说,可以说不完,唱也唱不尽,但无力弥补对父母的冷漠与拖欠。此时倘若父母稍有不测,悔之终生。

老年时代来到了,自己的子女也像自己青年时代那样将父母之爱像托排球一般抛了回来,因为他们得到了异性的爱恋。对于这种不被接受的伤感也正与自己父母当年那样的伤感一样,但他们并未意识到,愤懑之后,只有收回了被抛回的爱,等待着有朝一日他们再来寻找。但长期的等待,长期的孤独,使他们不得不暂时给这种爱找个归宿。找呀!找呀!最后,只有寄托在自己的事业上,在那里,他可以无私地奉献,无尽地倾泻,无终地创造。这些爱投入事业,最终给予人类。这种爱,更是伟大的、纯洁的、无私地、崇高的。

人类的爱是无私的、大无畏的。人类总是将爱一代代地传下去。人类好比河床,而爱就像是河水。人有生也有灭,但爱则是永恒的延续。

爱,绝不是获取,而是给予,是奉献。

最崇高的爱是博爱。(奎屯市伊犁州干休所  孔志远  供稿)

[责任编辑:杨宝华][审核人:wj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说明 
伊犁州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YLDJ.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新疆伊宁市解放路西路1号 邮编:835000   新ICP备05002184号
技术支持:伊犁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联系我们:点击这里给管理员发消息